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韵二首·其一》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暑雨民咨怨,由来直匪今。

湿能蒸病骨,滴欲碎归心。

积水连村郭,前途昧浅深。

雄风楚台上,谁且独披襟。

(0)
翻译
夏日雨水多,百姓满心愁怨,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不是现在才有的。
潮湿的雨气似乎能蒸腾病人的骨髓,每一滴都仿佛要打碎游子回归家乡的心。
积水漫过村庄,前方的道路模糊不清,难以分辨深浅。
在古老的楚台上,强劲的风吹过,又有谁能独自敞开胸怀,面对这一切?
注释
暑雨:夏季的雨水。
民:百姓。
咨怨:抱怨,愁苦。
由来:自古以来。
直匪今:并非仅限于今天。
蒸病骨:使病人骨髓感到湿热。
滴欲碎:每一滴都像要破碎。
归心:思乡之心。
积水:积水成灾。
村郭:村庄和城郭。
昧浅深:道路深浅不明。
雄风:强劲的风。
楚台:古代楚国的高台。
独披襟:独自敞开心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暑热之雨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烦恼。"暑雨民咨怨, 由来直匪今"表明这种酷热连绵的雨水让百姓长时间处于困境中,怨气四溢。"湿能蒸病骨,滴欲碎归心"形象地描写了雨水如同蒸汽般渗透到人体内部,让人的身体感到极度不适,甚至连内心都被这潮湿所困扰。

"积水连村郭,前途昧浅深"则是对外部环境的描述,显示出雨水带来的洪涝,使得道路变得泥泞难行,不知哪些地方已经积水成灾。最后两句"雄风楚台上,谁且独披襟"展现了诗人在这恶劣天气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如同古代楚国的台楼上吹拂而来的清风,他独自一人打开衣襟,以示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对自然灾害无力回天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清风正气的向往和坚守。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教授刘震还阙里

才从东鲁来,又向东鲁去。

珊珊珂马出津桥,炯炯霜花照青署。

人生不愿多得钱,亦不愿有负郭二顷田。

但愿携书向东鲁,日与圣门孙子相周旋。

杏坛花暖鸣素弦,舞雩高咏春风前。

况君又饱公家粟,书中吏隐真神仙。

嗟我京华长作客,侍从无才竟何益。

几年欲作东鲁游,尘土吹人行不得。

因君归去起遐瞻,泰岳岩岩倚天碧。

(0)

南安赠龙溪李知县

玉枕山前逢使君,西风吹破玉台巾。

手中玉斝休辞醉,鬓脚黄花别是春。

凤历流年供俯仰,龙溪他日看经纶。

凭君若见蒙庵老,为说于今白发新。

(0)

吴明府约过庐山不果使人送菊酒至用世卿韵答之

合是先生酒处偏,菊边月下不能眠。

儿歌野酌三杯后,花近藜床二尺前。

大块了空无极眼,濂溪分付小圆圈。

长官解记庐山否,略欠庐山一日缘。

(0)

次韵定山先生种树·其一

东崦芳菲已碧桃,更移红杏占西坳。

每逢好雨扶筇看,不要先生抱瓮浇。

与一野僧吟憩石,无诸俗事坐持醪。

不将物我来分别,观化于今是几遭。

(0)

读罢有感

坐掩残书慨古今,白头契分向谁深。

顶门欲试回生手,争得名家一寸针。

(0)

戏题顾进士琼林宴图

黄屋门前缓辔行,上林花映赐衣明。

怪来老眼模糊甚,道是寻春杜少陵。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