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鼓山》
《石鼓山》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古风

石鼓山,石鼓形。石鼓一朝响,处处起刀兵。

相传卢循来,石鼓曾一鸣。

只今盲风怪雨夕,草木尽作人马声。

疑是金华牧羊儿,叱吒此物岭海行。

又疑女娲补天剩,翻教下土为石精。

大似会稽城门上,空天白日雷霆惊。

方今圣天子,四海歌太平。我欲碎其鼓,沈沧溟。

布阳和,鞭风霆,倒挽银河洗甲兵。

(0)
鉴赏

这首诗以石鼓山为题,描绘了石鼓山的神秘与历史的痕迹。开篇以“石鼓山,石鼓形”点出主题,接着“石鼓一朝响,处处起刀兵”运用夸张手法,渲染出石鼓山的不凡之气,仿佛它的一声响动就能引发战乱,引人遐想。接下来,“相传卢循来,石鼓曾一鸣”,通过传说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只今盲风怪雨夕,草木尽作人马声”一句,将自然界的风雨拟人化,赋予了生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疑是金华牧羊儿,叱吒此物岭海行。又疑女娲补天剩,翻教下土为石精”则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石鼓山的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超乎现实的奇幻感。

“大似会稽城门上,空天白日雷霆惊”将石鼓山的气势与会稽城门上的壮观景象相比较,突出了石鼓山的雄伟与震撼力。最后,“方今圣天子,四海歌太平。我欲碎其鼓,沈沧溟。布阳和,鞭风霆,倒挽银河洗甲兵”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和平盛世的赞美,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借助石鼓的力量,清除世间纷争,带来和平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石鼓山的神秘与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题瑞云峰图,用坡公韵。石颠末见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国朝入苏州南巡行宫,粤匪平后,织造使署典守之。宣统国变,改织署为巡警教练所,以石为试火枪之的,略残损矣。老友高远香摄影寄旧京,命三女元晖图之。为题此解

辜负帝娲炼,流落在吴天。

浪传昭代灵物,糺缦现尧年。

一朵凝怀堂下,幻出玲珑万态,得地最高寒。

冷笑佛狮吼,溷迹市廛閒。尘澒洞,花寂寞,草芊眠。

此心不转,卷舒总戴绛云圆。

世自仓皇反覆,我自英多磊落,大造或矜全。

故老数双璧,寒碧等婵娟。

(0)

忆秦娥

醒朝睡。拥衾忽忆当年事。当年事。

抛人孤另,软帘风细。万千孤负呼乡里。

一朝回想心如醉。心如醉。杜鹃啼血,洒成红泪。

(0)

甘州遍.又题秋林候雁图

秋风起,旅曲唱甘州。动离愁。

雁书可有,声声唱晓,有人野眺猛回头。

耽宦兴,几春秋。清霜老木如许,何处尚勾留。

惊鸿渺,影渡白蘋洲。倦遨游。

归来大好,松菊小园稠。

(0)

卜算子.窗前月季花,多日本种,向晓盛开,词以赏之

洗出两般红,双结同心苣。

一坞秾姿独看来,绰约东邻女。

已是此生休,莫被他生误。

得得丹成跨彩鸾,送汝三山去。

(0)

忆江南

儿时忆,爆竹换年光。

春酒筵开同献寿,椒花酿就共飞觞。舞彩奉萱堂。

(0)

采绿吟

小苑槐风静,倦听蜀魄林西。

余英湛水,纹纱换影,凉意生诗。

梦回香篆里,浑难辨、曲屏几摺琉璃。

似年时,湖山路,垂杨烟艇舣谁。

清露滴阑干,湘弦润,新声知更幽脆。

隔断软红尘,认一桁帘衣。

昼愔愔、犹剩春寒,莓墙暗、慵觅旧时题。

闲凝伫、芳树远天,烟外径微。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