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祐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
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
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
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
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
湘山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
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
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
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
临岐抚陈编,为子三噫嘻。
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
愿言勉事此,奕叶光前规。
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祐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
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
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
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
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
湘山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
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
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
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
临岐抚陈编,为子三噫嘻。
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
愿言勉事此,奕叶光前规。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栻所作,名为《送范西叔教授西归》。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古人忠诚品质的赞美。
首句“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提及古代圣君与臣子的忠诚关系,预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表达了对君主的忠告可能带来的风险。
“元祐爱君语,读者犹涕洟”则是赞美古代君臣之间深厚的情谊,而“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强调了这种美好的品质依旧流传。
中间部分,“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描绘了一位年轻人文雅且行为规范的形象,而“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则表达了对这位人物不忍离别之情。
随后,“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湘山足幽胜,而水清涟漪”描述了一场远行的壮观景象和湘江美丽的自然风光。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表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而“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
末尾,“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表达了对友人长久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临岐抚陈编,為子三噫嘻。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则是送别之际,对朋友学问的殷切期许。
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传统美德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