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簪笔冠蓬莱,皇路驰驱负异才。
包老何曾关节到,使星遥识益州来。
功名钟鼎千秋定,衡岳云山此日开。
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风骨傲寒梅。
廿年簪笔冠蓬莱,皇路驰驱负异才。
包老何曾关节到,使星遥识益州来。
功名钟鼎千秋定,衡岳云山此日开。
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风骨傲寒梅。
这首诗《舆诵篇(其一)》由清代诗人吴子光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却未能施展抱负之人的深切感慨与惋惜。
首联“廿年簪笔冠蓬莱,皇路驰驱负异才”,以“簪笔”象征文官,暗示主人公在官场中辛勤工作多年,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其卓越才能,如同才华横溢却未得其位的官员,在皇路上奔波却未能施展抱负。
颔联“包老何曾关节到,使星遥识益州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主人公未能得到关键人物支持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其才能被远方的贤者所识,预示着未来可能有转机或机遇。
颈联“功名钟鼎千秋定,衡岳云山此日开”,将功名比作历史的钟鼎,意味着主人公的成就将被历史铭记;同时,以“衡岳云山”象征其事业的开启,预示着未来的成功与辉煌。
尾联“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风骨傲寒梅”,以“襜帷”比喻主人公的形象,强调其真实不阿的品格如同傲立寒冬中的梅花,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品格与精神力量的赞美。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馀。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