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0)
注释
琴弹:弹奏琴曲。
南吕调: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式,这里代指秋天的音乐。
风色:风的状态,这里指秋风。
高:清新、凉爽。
云散:云朵散开。
飘飖影:随风轻轻摇曳的云影。
雷收:雷声停止。
振怒声:轰鸣的雷声。
乾坤:天地,泛指宇宙、自然界。
静肃:宁静而庄严。
寒暑:冬天和夏天,代表四季的更替。
均平:平衡、和谐。
忽见:突然看见。
新来雁: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大雁,象征季节变换。
人心:人们的心境、感受。
敢不惊:怎能不感到惊奇或有所触动。
翻译
弹奏着南吕调的琴音,秋风已带走了盛夏的炎热,变得清新凉爽。
云朵散去,留下飘摇不定的影子,雷声也收敛了它震怒的声音。
天地间呈现出宁静与肃穆,寒暑季节似乎都欣然接受了这份平衡。
忽然见到新来的雁群,人们心中怎能不感到惊异和些许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和生命循环的感悟。琴声与自然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片宁静肃穆的氛围。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中的“南吕调”是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式,这里象征着秋天清新的气息。"风色"用来形容风的感觉,是非常生动的,它说明了秋风吹过时清新而明朗。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则描绘了秋季天气变化多端的一面,云彩稀薄,雷声渐渐平息,显示出自然界力量的沉着与平和。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和谐以及对四季更替所带来的温度变化保持平衡态度的赞美。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寓意着整个自然界的平静与肃穆。

最后两句"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则引出了秋天另一个常见景象——大雁南迁。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观,也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人心敢不惊"表达了一种对秋天到来的接受和内心的震撼。

整首诗通过琴声、风色、云影雷声等元素,构建出一个秋意浓厚、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四三九

杜公真可瘦;韩子自然肥。

(0)

课儿联·其三七一

折腰难作吏;刺股好为人。

(0)

课儿联·其三六二

天晚鸦争集;山深鹿偶鸣。

(0)

课儿联·其三一七

春帆行细雨;秋扇怨西风。

(0)

课儿联·其二六三

空谷兰花晚;深山桂树多。

(0)

课儿联·其一九八

法制遵周礼;根原本孝经。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