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寻芳出,重登野趣堂。
往来今燕雀,割烈此肝肠。
庭月为谁好,墙花空自香。
徘徊不能寐,永夜据胡床。
病起寻芳出,重登野趣堂。
往来今燕雀,割烈此肝肠。
庭月为谁好,墙花空自香。
徘徊不能寐,永夜据胡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的《宿野趣堂伤余舅之不见怅然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寻芳至野趣堂,重访旧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病起寻芳出”,点明了诗人从病中恢复,走出家门,寻找春日的美景。接着“重登野趣堂”一句,表明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充满自然情趣的地方,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往来今燕雀,割烈此肝肠。”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燕雀的自由与诗人的内心割裂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燕雀代表着自由与快乐,而“割烈此肝肠”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庭月为谁好,墙花空自香。”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月光洒在庭院,却不知为谁而好;墙边的花朵独自绽放,香气四溢,却无人欣赏。这些意象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徘徊不能寐,永夜据胡床。”诗人无法入睡,在长夜中徘徊,坐在胡床上,表达了他难以平复的思绪和深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
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
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
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
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
化泰草木蕃,时闭贤不见。
无禾比两岁,□□将九县。
分圭善会计,弃士如土贱。
俗儒诵腐简,乡子乐耽燕。
熹歌唐虞授,复誉汤武战。
子有经世怀,待贾不自献。
神威盛龙熊,奇秘卷帐钤。
时节会应求,风虎期非晏。
巍然奋载绩,志沛声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