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留正气动乾坤,虽死犹生节义存。
漫说弹冠非贡禹,青衿一领亦君恩。
独留正气动乾坤,虽死犹生节义存。
漫说弹冠非贡禹,青衿一领亦君恩。
这首诗通过对赵焕文茂才殉节事迹的赞颂,展现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崇高敬仰。首句“独留正气动乾坤”,以“正气”二字开篇,强调了赵焕文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所展现的高尚道德情操,其精神力量足以撼动天地。次句“虽死犹生节义存”,进一步阐述了即使生命消逝,但其坚守的节操和道义却永存于世,彰显了英雄虽逝,精神不死的永恒主题。
后两句“漫说弹冠非贡禹,青衿一领亦君恩”,则通过对比和比喻,进一步深化了对赵焕文形象的塑造。这里“弹冠”借指官场升迁,而“贡禹”是汉代著名的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诗人通过“弹冠非贡禹”的表述,意在强调赵焕文并非追求个人名利之人,他的行为源自内心深处的忠诚与正义感。同时,“青衿一领亦君恩”则暗示赵焕文虽为平民之身,但其为国捐躯的行为同样得到了君主的认可与尊敬,体现了对平民英雄的崇高礼遇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歌颂了赵焕文的英勇事迹,更深刻地探讨了忠诚、节操与道义的价值,以及平民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流水为我乡,扁舟为我宅。
二毛去天远,几日人间客。
曈曈衔山景,渺渺翔云迹。
从时无定心,病处不煖席。
烦君问岐路,为我生悽戚。
百年衣食身,未死皆有役。
曾伤无遗嗣,纵有复何益。
终古北邙山,樵人卖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