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趣不穷,寺古荒亦妙。
我来值秋晚,霜叶红如烧。
径曲遂幽寻,峰明宜远眺。
坡陀上下竺,历落东西庙。
白塔出青林,红亭围碧沼。
苍黄非一状,岩壑各争峭。
崦外递钟声,云中闻语笑。
兴余留不尽,佳处求其要。
返景入空林,濛濛子规叫。
山深趣不穷,寺古荒亦妙。
我来值秋晚,霜叶红如烧。
径曲遂幽寻,峰明宜远眺。
坡陀上下竺,历落东西庙。
白塔出青林,红亭围碧沼。
苍黄非一状,岩壑各争峭。
崦外递钟声,云中闻语笑。
兴余留不尽,佳处求其要。
返景入空林,濛濛子规叫。
这首清代鲍之钟的《历游三山大悲诸寺》描绘了山中的深邃与古寺的静谧之美。诗人秋日造访,满目霜叶如火,色彩斑斓,山路曲折引领他深入探寻,峰峦叠嶂,视野开阔。从山脚的白塔到山顶的红亭,再到环绕碧池的寺庙,每一处都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山势陡峭,岩壑各异,远处传来钟声和人们的欢笑,增添了宁静中的生动气息。游兴未尽,诗人试图捕捉这些美景的关键所在。夕阳西下,空林中回荡着子规的叫声,更添了几分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秋色的韵味,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深欣赏。
漠漠辽水云,明明关山月。
迢迢万里城,历历饮马窟。
有妇哭声哀,哭城城为摧。
秦兵五十万,白骨雪成堆。
至今窟中水,犹是当时泪。
涓滴积成泉,长留在边地。
前年度辽西,渴马绕城嘶。
八月天已寒,雪飞沙路迷。
今岁阴山道,解鞍卧沙草。
魂随秋雁归,梦见家山好。
早晚向临洮,朔风吹节旄。
归骑大宛马,玉碗醉蒲萄。
太平宏开端本堂,黄帘绿幕春昼长。
宫辰讲罢有清暇,丹青点缀分毫茫。
须臾写出文林果,荷叶盘乘两三颗。
浅绿波涵翡翠摇,轻红雾湿胭脂堕。
人间回首几百年,昔时台榭飞寒烟。
豪华富贵不复见,空遗图画仍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