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不自聊,披草寻微径。
夕阳在高林,篱落有馀映。
依依增远想,历历生晚德。
凉蝉轧鸣筝,候虫击清磬。
大小皆有从,雄雌各相应。
沉吟复踌躇,忽觉西山暝。
独坐不自聊,披草寻微径。
夕阳在高林,篱落有馀映。
依依增远想,历历生晚德。
凉蝉轧鸣筝,候虫击清磬。
大小皆有从,雄雌各相应。
沉吟复踌躇,忽觉西山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静坐,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他披开杂草,寻找着隐秘的小径,夕阳余晖洒在高树之间,透过篱笆的缝隙,光影斑驳,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诗人沉浸在远方的遐想中,晚风拂过,凉意渐浓,蝉鸣声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远处的虫鸣则如清磬般悠扬。无论是大或小的生命,都在遵循着自然的法则,雄性和雌性相互应和,和谐共生。
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思绪飘渺,直到西山渐渐暗淡,夜幕降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以及对生命和谐共存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鳌山倚晴昊,龙灯照澄川。
良宵重三五,辇路凝非烟。
一从桑溟改,春花谢芳妍。
铜驼暗荆杞,触目兴悲怜。
芸芸百千态,悠悠二八年。
金吾纵弛柝,相府谁歌莲。
九衢灯火市,愁云瞀穷天。
管宁东入海,乐毅北去燕。
伊谁载美酒,醉我东风前。
晨策散广隰,晚屧周嚣廛。
所嗟世路迫,人事多变迁。
归来卧蓬荜,聊复草我玄。
昔闻楚山人,服毳而冠鹖。
危坐古松根,不饥亦不渴。
颜色白如玉,千岁如电抹。
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
平生恋着心,恩爱资妙割。
开口谅来意,丹鼎分圭撮。
相看语未了,冉冉翔木末。
归来问故人,云山渺空阔。
黄君为善不近名,九鼎大吕荆溪评。
贼奴金印弃如唾,未用富民侯汉廷。
只今作仓北原北,肯与贫人供年谷。
乖崖梦中紫府客,君家世美如乔木。
题诗往往来达官,锦标玉轴乌丝栏。
知君见诗应怒骂,百万摴蒲乞鹅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