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扳紫翠,香雾湿罗衣。
点滴留痕在,伤春心自知。
小蛮扳紫翠,香雾湿罗衣。
点滴留痕在,伤春心自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与花朵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首句“小蛮扳紫翠”以“小蛮”这一形象代指女子,巧妙地运用了唐代著名歌女小蛮的典故,暗示了女子的娇美与柔情。同时,“扳紫翠”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轻盈地触摸着紫色与翠绿交织的花朵,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接着,“香雾湿罗衣”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氛围。香雾不仅指的是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也暗喻了女子身上的香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浪漫与诗意。同时,“湿罗衣”一词,既是对环境湿度的描述,也巧妙地将女子的衣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点滴留痕在,伤春心自知”则是对情感的深刻揭示。这里的“点滴”既可理解为雨水或露珠轻轻落在花瓣上,又可象征着女子心中淡淡的哀愁。这“伤春”之情,不仅仅是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是对美好事物易逝、青春易老的深深忧虑。女子的心事,虽未明言,却已通过这细微的自然现象,悄然传达给了读者,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美的深刻感悟。
谁其持冰炭,晨夕闯我庭。
遥哉水帝后,乃有此宁馨。
不受百药镌,奈何顽且冥。
是时八月半,无云天正清。
居然作灾怪,流汗如翻瓶。
捕逐出八荒,弱步愁□□。
而子方寘酒,宾主更醉醒。
作诗调明月,顾兔下乞灵。
饮量闻小减,犹能吸南溟。
客疾扫已空,荡荡白云扃。
何必效渊明,苦问神影形。
吾生七望八,朏朒知几经。
不乐复奚为,羡子鬓未星。
何时定一来,眼中见鸾停。
软语到夜阑,发火烹中泠。
诵子新诗篇,我亦能静听。
平生场屋几秋风,三尺词绫上界中。
笔力健凌黄鹞子,剑心雄迈白猿公。
羞交人指原夫辈,早慕史称儒者功。
夜半南云瞻紫气,知君长剑倚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