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其四二色莲》
《鹊桥仙·其四二色莲》全文
宋 / 赵彦端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藕花亭上,无尘无暑,滟滟一池秋韵。

绿罗宝盖碧琼竿,翠浪里、亭亭月影。

一家姊妹,两般梳洗,浓淡施朱傅粉。

夜深风露逼人怀,问谁在、牙床酒醒。

(0)
注释
藕花亭:指种有荷花的亭子。
无尘无暑:形容环境清洁凉爽。
滟滟:水波闪动的样子。
秋韵:秋天的韵味。
绿罗宝盖:绿色的华美罗伞。
碧琼竿:碧玉般的竹竿。
翠浪:绿色的波浪,代指池水。
亭亭:直立的样子,形容月影清朗。
一家姊妹:指同一家庭的姐妹。
两般梳洗:两种不同的打扮方式。
施朱傅粉:涂脂抹粉。
夜深风露:深夜的风和露水。
逼人怀:侵袭肌肤。
牙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里指床。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翻译
在洁净无尘的藕花亭上,凉爽的秋天气息弥漫,满池荷花泛着粼粼波光。
绿色的罗伞和碧玉般的竹竿映衬下,月光在静静的池水中摇曳生姿。
姐妹们各自打扮,或浓妆或淡抹,犹如涂抹朱红和白粉。
深夜的风露侵袭着肌肤,让人感到清凉,询问此刻谁已从醉眠中醒来。
鉴赏

这首宋词《鹊桥仙·其四·二色莲》是赵彦端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秋夜画卷。诗人以藕花亭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塘中莲花的美态。"无尘无暑"四字,营造出一种清凉洁净的氛围,"滟滟一池秋韵"则点明了季节为秋季,水面泛起的涟漪仿佛带着深深的秋意。

"绿罗宝盖碧琼竿"运用比喻,将莲花比作绿色的华盖,琼竿则是形容莲茎的洁白如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莲花的挺拔与娇艳。"翠浪里、亭亭月影"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荷叶上的景象,月影在碧波荡漾中摇曳生姿。

接下来,诗人写到一家姐妹对镜梳妆,或浓或淡的色彩映照在她们脸上,增添了生活气息。"浓淡施朱傅粉"描绘了女性的娇美容貌和细致入微的装扮。最后,夜深人静,凉风带着露水,诗人不禁询问:是谁在牙床(闺房)酒醒后,感受到这份深夜的寂静和清凉?

整首词以景带情,通过对藕花亭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意境。

作者介绍

赵彦端
朝代:宋   号:介庵   籍贯:汴   生辰:1121~1175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猜你喜欢

读书

读书老何为,更读聊遮眼。

此意虽等閒,高情寄无限。

错磨千古心,翻覆几忘饭。

不知白云去,春静山中晚。

(0)

清明日玉津园赐宴即席

节应桐华始,筵开禁苑新。

推恩缘旧物,如惠及陈人。

众乐闻天奏,同寅会柄臣。

兰肴享丰洁,桂醑釂芳醇。

覆育需云广,涵濡湛露均。

桑榆垂晚景,何路报尧仁。

(0)

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

梁园深雪里,更看范宽山。

迥出关荆上,如游嵩少间。

云愁万木老,渔罢一蓑还。

此景堪延客,拥炉倾小蛮。

(0)

题高平公亲书伯夷颂卷后

书从北海寄西豪,开卷才窥竦发毛。

范墨韩文传不朽,首阳风节转孤高。

(0)

古寺清秋日·其四

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

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

(0)

燕洞宫

洞里青娥赤玉箫,香童迎过百花桥。

身轻不待泠风驭,天隔难逢翠羽翘。

仙醴四升谁酩酊,使乌三足自飘飖。

座中若话金庭事,记取真人是子乔。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