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寻胜惬幽情,芒屦如飞病体轻。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杖藜寻胜惬幽情,芒屦如飞病体轻。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馀庆出游夜归》,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在山间游玩的惬意情景。首句“杖藜寻胜惬幽情”展现了诗人带着愉悦的心情,漫步在幽静的山林中。第二句“芒屦如飞病体轻”则写出了诗人虽然身体略有不适,但因心情愉快而脚步轻快。
接下来,“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两句,通过野梅初绽和山雉悠闲行走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诗人观察入微,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描绘了东溪流水在秋季水量减少,发出响亮的声音,而南岭上云层浓厚,仿佛预示着冬雪的到来。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动态感。
最后,“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以傍晚归家,僧人已在禅定中结束一天的活动,诗人独自面对佛龛,只有明亮的灯光陪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余庆出游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