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肃肃,鸣雍雍,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无避处,风酸月冷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群雁不我冯。
夜深炬火灭复明,举网掩尽芦花翎。
羽肃肃,鸣雍雍,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无避处,风酸月冷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群雁不我冯。
夜深炬火灭复明,举网掩尽芦花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南江北的景象,以雁群的鸣叫作为引子,引发了诗人深深的秋思。"羽肃肃,鸣雍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雁振翅飞翔的场景,声音悠扬而哀婉。接着,诗人感叹秋思无处不在,连风也带着酸楚,月光更显得寒冷,江水默默流逝,增添了愁绪。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雁群的同情,称它们为"雁奴",暗示其被迫迁徙的艰辛,而自己却无法与之同行。夜晚,灯火摇曳,诗人试图捕捉飞过的雁群,"夜深炬火灭复明,举网掩尽芦花翎",形象地展现了他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雁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寓情于景,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词清新自然的特点。
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
红药阶边怀老谢,桃花观里忆刘郎。
首烦贤舅书增喜,想见慈亲色更康。
无忌安能真酷似,愿从外氏借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