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阴未许春光泄,喷作沙阳三尺雪。
摧伤花卉尽枯槎,惟有酴醾寒更茁。
幽人早起傍园林,独喜枝头琼蕊缀。
应怜逐客正凄凉,折赠殷勤慰愁绝。
清香馥郁坐中飘,汲水养之殊未歇。
和烟带露愈芬芳,更许幽丛时为撷。
愁霖连日作轻寒,寂寂禅扉方昼闭。
春风骀荡好幽寻,安得连拳挂雌霓。
残阴未许春光泄,喷作沙阳三尺雪。
摧伤花卉尽枯槎,惟有酴醾寒更茁。
幽人早起傍园林,独喜枝头琼蕊缀。
应怜逐客正凄凉,折赠殷勤慰愁绝。
清香馥郁坐中飘,汲水养之殊未歇。
和烟带露愈芬芳,更许幽丛时为撷。
愁霖连日作轻寒,寂寂禅扉方昼闭。
春风骀荡好幽寻,安得连拳挂雌霓。
这首诗描绘了酴醾在冬末春初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酴醾在严寒中的生命力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残阴未许春光泄”,描绘了冬末时节,残余的阴冷并未让春天的光芒完全显露,营造出一种即将突破寒冷、迎接生机的氛围。接着,“喷作沙阳三尺雪”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雪的突然降临,仿佛是大自然的喷发,给沙阳带来了三尺深的雪景,既突出了雪的壮观,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
“摧伤花卉尽枯槎,惟有酴醾寒更茁”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其他花卉在严寒中凋零枯萎的景象,后句则强调了酴醾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力量,表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幽人早起傍园林,独喜枝头琼蕊缀”描绘了一位隐士清晨在园林中欣赏酴醾的情景,琼蕊比喻花朵的洁白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酴醾的喜爱之情。“应怜逐客正凄凉,折赠殷勤慰愁绝”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被流放的客人,通过折取酴醾赠予他人,来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关怀与慰藉。
“清香馥郁坐中飘,汲水养之殊未歇”写出了酴醾散发的香气在室内弥漫,诗人通过精心照料,让这香气持续不息,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
“和烟带露愈芬芳,更许幽丛时为撷”描述了酴醾在烟雾与露水的滋润下更加芬芳,诗人甚至愿意不时采摘,表达了对这种美丽与香气的渴望与珍惜。
“愁霖连日作轻寒,寂寂禅扉方昼闭”描绘了连续的雨天带来轻微的寒冷,禅房的门在白天关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春风骀荡好幽寻,安得连拳挂雌霓”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风吹拂的季节里,能像彩虹一样挂满枝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酴醾在冬末春初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