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踪迹叹蹉跎,独向衡门恋薜萝。
前路虚名青鬓少,先人遗业白云多。
匆匆短晷愁中尽,冉冉浮生梦里过。
时事凄凉应莫问,空山相对意如何。
年来踪迹叹蹉跎,独向衡门恋薜萝。
前路虚名青鬓少,先人遗业白云多。
匆匆短晷愁中尽,冉冉浮生梦里过。
时事凄凉应莫问,空山相对意如何。
这首《岁暮感怀》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年来踪迹叹蹉跎,独向衡门恋薜萝。”开篇即以“蹉跎”二字点出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之感,诗人独自漫步于衡门(简陋的门)旁,心中满是对自然美景的眷恋,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颔联“前路虚名青鬓少,先人遗业白云多。”诗人将目光转向未来与过去,前路虚名(虚幻的名声)与青鬓(年轻时的头发)形成对比,暗示了年华易逝、功名难求的无奈;而“先人遗业白云多”则寄托了对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的深深敬仰,以及对自身未能继承发扬的遗憾。
颈联“匆匆短晷愁中尽,冉冉浮生梦里过。”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人生的短暂性。诗人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忧愁中匆匆流逝,而自己的生命仿佛在梦境中度过,充满了虚幻与不真实感。
尾联“时事凄凉应莫问,空山相对意如何。”诗人面对世事的变迁与内心的孤独,选择沉默以对,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与平静。与空山相对,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岁暮感怀》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历史传承和人生哲理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面前的自我反省与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