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一半在燕支,容颜沙场日夜衰。
萧关不隔乡园梦,瀚海长愁征战期。
容颜日日老金□,砂碛年年卧铁衣。
白草城中春不入,黄花戍上应长飞。
生年一半在燕支,容颜沙场日夜衰。
萧关不隔乡园梦,瀚海长愁征战期。
容颜日日老金□,砂碛年年卧铁衣。
白草城中春不入,黄花戍上应长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边疆的战士,其生活与情感的复杂与沉重。首句“生年一半在燕支”,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一生有一半是在遥远的燕支山度过,暗示了其生活的艰苦与远离家乡的孤独。接着,“容颜沙场日夜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士在战场上的岁月流逝,容颜逐渐衰老,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
“萧关不隔乡园梦”一句,虽然身处边疆,但心中仍怀有对故乡的思念,梦境中依然能够回到熟悉的家园,表达了战士对和平与家的向往。紧接着,“瀚海长愁征战期”则揭示了战士对无尽战争的忧虑和恐惧,以及对生命安全的担忧。
“容颜日日老金甲,砂碛年年卧铁衣”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战士的艰辛生活,即使穿着沉重的铠甲,容颜也在日复一日中老去,躺在干燥的沙漠里,铁衣成为唯一的伴侣,生活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最后,“白草城中春不入,黄花戍上应长飞”两句,以白草和黄花象征边塞的荒凉与寂寞,春天也不曾真正到来,战士们的生活仿佛永远在冬日中徘徊。而“应长飞”则可能暗含着战士内心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像黄花一样自由飞翔,逃离这无尽的边塞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战士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屑玉霏珠,珠袖分将,琼壶贮残。
怪春深病渴,衔愁莲苦,夜凉回梦,咽忍梅酸。
啮臂潜盟,偎腮私语,留得些些湿未干。
摹郎字,却羞郎偷见,嚼碎还团。倦腰半晌低弯。
蓦点出、华池气若兰。
记拆时偏急,同心尺素,卸来嫌紧,约指连环。
搓线穿针,抱奁拭粉,更贴残花扇底看。
歌声噎,又丁香舌小,卷上樱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