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炽热、山火燃烧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一片青烟一片红”开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青烟与红火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震撼的画面感。接着,“炎炎气焰欲烧空”,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烈日炙烤大地的氛围,仿佛火焰要吞噬整个天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一句,将季节的转换巧妙融入其中,春末时节,却已如同盛夏般炎热,突显了夏季的酷热难耐。最后,“谁道西方有祝融”则以古代神话中的火神祝融为喻,暗含着对夏日烈焰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残雪消阴崖,柔风被晴麓。
兰根得天和,芳蕤出丛绿。
澹然如幽人,皎皎在空谷。
味薄趣自长,香远韵更足。
尚嫌荃惠伍,肯与桃李渎。
中洲有吟仙,自爱称初服。
丘壑赏孤清,泥涂怜久辱。
乃知松柏姿,均此受命独。
石君瘦欲涸,毛颖老不沐。
为子操猗兰,清商出枯木。
縠州见月如鱼口,沬聚痕消暗窗牖。
鄞城见月如破臼,弃药含垢挂南斗。
龙蛇伏气诸脑空,水中睡失群阴母。
其间海禽独夜啼,黑云赴海同奔犀。
市人识母不识父,击柝摧扉救月死。
况值蕤宾月十五,干神附甲支在子。
孤子哀吟离楚尾,泪落荒江吊南纪。
犹忆秦淮哭日年,不敢仰视看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