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其二》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扶持社稷似齐桓,百万雄师贵可观。

神智发中真莫测,贡输天下学应难。

风清鼙角□□□,□肃神龙草木寒。

堪羡蜀民恒有福,太平时节一般般。

(0)
注释
扶持:支持、维护。
社稷:国家。
雄师:强大的军队。
莫测:难以预料,深不可测。
鼙角:古代军中的战鼓。
肃:庄重,严肃。
神龙:比喻威严的人物或势力。
蜀民:蜀地的百姓。
恒有福:永远享有福气。
一般般:形容普通,没有特殊。
翻译
他的威望如同齐桓公般支撑国家,百万大军令人瞩目。
智慧深藏不露,难以揣测,贡品输送全国恐怕也是罕见的功绩。
战鼓在清风中显得格外寂静,神龙般的威严让草木都感到寒冷。
令人羡慕的是蜀地百姓常享福祉,在这太平盛世里生活无异于常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即贯休)所作,收录于《全唐诗》中。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领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扶持社稷似齐桓,百万雄师贵可观。”这里借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作为理想君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能护国安民、有雄厚力量以抵御外侮的统治者之赞赏。

“神智发中真莫测,贡输天下学应难。”则是说领袖的智慧高深莫测,不仅能够洞察世事,还能将天下的贡品纳入囊中,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圣主的期待。

“风清鼙角□□□,□肃神龙草木寒。”这里的“风清”、“鼙角”等字眼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而“神龙草木寒”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氛。

“堪羡蜀民恒有福,太平时节一般般。”诗人通过对“蜀民”的羡慕,表达了对于长久享有太平盛世福祉的美好愿景。这里的“蜀民”指的是四川地区的人们,被视为幸福安康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理想统治者的歌颂,也是诗人对于和平盛世的一种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书晁文元道院集

华屋金狨座,雕鞍驷马车。

才堪誇世俗,早已落丘墟。

此病久沈痼,无人解扫除。

千年子晁子,道院有遗书。

(0)

题破尘读经所

试为众生破一尘,出经为筏度沧溟。

待渠到岸无惊畏,复破微尘纳此经。

(0)

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其二

年丰岂特菱莲芡,米价新来如许贱。

不孤后稷由已思,谁作颜回忍饥面。

清朝已拜富民侯,太史莫书循吏传。

我今何事不归田,豆饭芋魁甘得咽。

(0)

出郊劝耕因游吴山清隐

第一林泉得纵观,春风随步著栏干。

山园梅雪千株在,门纳湖光十里宽。

水上湿红云片段,亭前鲜碧玉檀栾。

主人才调浑相称,题柱诗篇一一刊。

(0)

十二月初六日抵仪真廨舍次日即出护使客天气严寒里河冰合有厚一二尺者打冻峻急不免取山路径走都梁

王式当年本不来,那堪岁晚犯尘埃。

淮分南北谁为梗,路适东西意自哀。

锦缆千艘分玉帛,冰河万处碎琼瑰。

只消一夜东风力,一一船头尽拨开。

(0)

和胡竹庄韵

脱落皮毛尽,而今肠亦无。

泣非缘楚玉,声不叶齐竽。

举目云天迥,论心水月孤。

祇应饮美酒,跳入费公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