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游元著潇湘晚景图》
《题游元著潇湘晚景图》全文
宋 / 周孚   形式: 古风

与翁家世俱东鲁,不记翁游曾到楚。

看翁写此六幅图,怪翁笔力能如许。

孤烟合处渔著村,老雁归时帆入浦。

丹枫翻翻江气寒,莫雪初晴山月吐。

杜陵野老经行处,度支病郎用心苦。

惟翁妙思自暗同,楚玉何曾识神女。

信知胸中著云梦,不止豪端挟风雨。

祇今小纸弄姿态,气韵酸寒终愧古。

蜀山秦树各异状,所向一律人笑汝。

谁能为證张与吴,十年此病翁今无。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名为《题游元著潇湘晚景图》。诗中描绘了游元著的《潇湘晚景图》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霞映照下的湘江之畔,渔村、老雁、丹枫、江面、山月等元素交织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与翁家世俱东鲁”,点明了诗人与游元著的家族渊源,暗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共鸣。接着,“不记翁游曾到楚”则引出了对游元著艺术才能的赞叹,通过“看翁写此六幅图,怪翁笔力能如许”表达了对作品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几句“孤烟合处渔著村,老雁归时帆入浦”描绘了晚景中的渔村与归雁,通过“丹枫翻翻江气寒,莫雪初晴山月吐”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将自然景色与季节变换巧妙融合。杜陵野老与度支病郎的引用,不仅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暗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生活状态。

“惟翁妙思自暗同,楚玉何曾识神女”两句,赞美了游元著的独到见解和艺术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感慨。“信知胸中著云梦,不止豪端挟风雨”则进一步强调了游元著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想象力和深邃意境。

最后,“祇今小纸弄姿态,气韵酸寒终愧古”表达了对游元著作品在现代艺术背景下的独特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蜀山秦树各异状,所向一律人笑汝”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游元著作品的独特风格,以及其对传统艺术的创新与突破。“谁能为證张与吴,十年此病翁今无”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游元著艺术成就的认可,并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孤独表示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元著《潇湘晚景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也反映了其对友情、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我艺术追求的反思与谦逊。

作者介绍

周孚
朝代:宋   字:信道   号:蠹斋   籍贯:济南   生辰:1135—1177

(1135—1177)济南人,寓居丹徒,字信道,号蠹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猜你喜欢

石田画幽人

无事山中倦眼摩,起来江上踏寒莎。

月从十五秋光满,今夜梧桐影又多。

(0)

病起言志

草野归心日夜谋,青鞋布袜上扁舟。

蓼花东岸人西浦,相对芙蓉各点头。

(0)

赠李先生楝塘

楝塘仙几在人间,野气春阴水一湾。

小艇不量轻与重,晚来撑出载青山。

(0)

南寺游·其三

月峰山意何太古,百柞千松挟双庑。

归时巷犬无警声,长竹篝灯送明府。

(0)

题延庆寺画竹·其二

行到山门似到家,相逢不必具袈裟。

谁知七月秋风里,香茗新烹荐笋茶。

(0)

黄陵庙

黄陵帝子泣嫔虞,弦断南薰凤影孤。

红尽泪痕传翠竹,青来魂气隔苍梧。

秋风衡岳沉鸿雁,暮雨湘江怨鹧鸪。

明月三千年后夜,九疑云冷梦应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