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夕阳》
《定风波.夕阳》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词

画里残山一道斜。际天衰草带馀霞。

陵阙谁家那忍问。传恨。故宫明灭付归鸦。

无分南荣长炙背。何意。晚晴西阁尚留些。

还是枯葵偏耐久。厮守。知时让与合昏花。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画里残山一道斜",以画笔勾勒出夕阳下山势的苍茫,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际天衰草带馀霞",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萧瑟景象,天边的余晖映照在稀疏的草丛中,更显孤独与寂寥。

"陵阙谁家那忍问",诗人对昔日皇家陵寝的遗迹发出疑问,流露出对往昔荣华的感慨和对历史沉浮的无奈。"故宫明灭付归鸦",将衰败的皇宫与归巢的乌鸦相对照,寓言了王朝的衰落和历史的无情。

"无分南荣长炙背",南荣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宫苑,此处表达了诗人无法享受那份曾经的繁华,只能独自承受落寞。"何意。晚晴西阁尚留些",晚晴的阳光洒在西阁,却未能驱散诗人内心的阴霾,仍有几分遗憾。

最后两句"还是枯葵偏耐久。厮守。知时让与合昏花",以枯葵和合昏花作比,枯葵虽枯犹能长久存在,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而合昏花则懂得适时凋谢,象征着顺应时序。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宿命的淡淡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江西坡

西岭千重簇剑铓,曾挥万骑蓦羊肠。

鬼灯明灭团青血,野冢荒凉啸白杨。

梦断层霄空漠漠,事随流水去茫茫。

只今剩有残兵卒,指点空山说战场。

(0)

滹沱

舆卫寂寥野店秋,滹沱唤渡已无舟。

汉宫练被三军劫,晋帝鞭为五骑留。

几处荒烟炊豆粥,深宵趁月渡芦沟。

芜蒌亭子饶阳路,羌笛催人易白头。

(0)

归宗寺看月

碧空无云雨所洗,长风舒波一万里。

大月入户天苍凉,幽人揽衣坐惊起。

孤光远映金轮峰,唤取空山生海水。

是时孟夏甫过望,太阴未觉亏全体。

老蟾飞镜入匡庐,骊龙吐珠出彭蠡。

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岛色星辰绮。

法宫钟鼓宵沈沈,雄压天声万山趾。

长廊可饭数百僧,浊酒相呼二三子。

夜深人稀声籁绝,犬吠虫吟清可喜。

诸天寂寂守龙象,下界纷纷斗牛蚁。

诸僧鼾睡了不闻,佛亦无言垂两耳。

绕庭千遍看未足,更欲开门觅山鬼。

愁入天边坏塔孤,梦飞海外神州几。

吾闻世界本沤浮,何况人身一稊米。

百年易尽如风镫,聚散死生皆偶尔。

要持屡劫妙明心,一学昭文绝成毁。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虚堂正弹指。

(0)

丹夜舟中即景同眉叔

晚理东皋楫,言寻北郭庐。

林昏霜气聚,江静月轮孤。

山势临流险,村容带树枯。

衡门知不远,隔水市镫疏。

(0)

雄剑篇赠别李伯元

雄剑不希世,光气腾紫霄。

登城敌头白,挥手明星摇。

千秋神怪有离合,满堂华烛风飒飒,此时起舞翻离觞,六月寒云欲飞雪。

弹铗辞君归故山,白波九道流潺潺。

请君直斩长鲸背,洗剑秋河明月寒。

(0)

王家营

危岸高千尺,人家岸下多。

楼头平赤堰,屋脊走黄河。

露冷菘盈圃,霜高豆满坡。

晓来车马骤,去去听骊歌。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