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残墨。写出潇湘秋影碧。一种愁根。
才到人间便断魂。秦嘉帷帐。明镜宝钗成梦想。
香草缠绵。合借哀蝉语楚弦。
画眉残墨。写出潇湘秋影碧。一种愁根。
才到人间便断魂。秦嘉帷帐。明镜宝钗成梦想。
香草缠绵。合借哀蝉语楚弦。
这首清代词作《减兰·题秦次游中翰光弟室人杨药生女史贞淑画兰遗扇》由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情感画面。词中以"画眉残墨"起笔,暗示了画中的兰花虽已褪色,但其曾经的生动与美丽依然能引发观者对潇湘秋景的遐想。"一种愁根"四字,表达了画中所蕴含的深深哀愁,仿佛这愁绪一入人世,就令人黯然神伤。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画中人物——秦嘉,他想象着秦嘉曾拥有的华美帷帐和珍贵的明镜宝钗,这些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香草缠绵"一句,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意象,以香草象征女子的高洁品质,而"合借哀蝉语楚弦"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哀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女子的幽怨和哀思,与楚地的传统音乐相融合,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之景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画扇背后的情感深度,以及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追忆与感慨。
来往看看二十春,开怀情话日相亲。
悬车我已安三径,捧檄君俄向七闽。
肯为浮名随薄俗,但施善政抚疲民。
他时奏最归来处,好访湖山莫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