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明珰。正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
绀唾弹冰,绛潮拥月,等闲偷泄春光。
有多少、姹红犹冷,借琼枝、擎出返魂香。
天上梨花,江南桃叶,尽意端相。
还似貂裘走马,向胭脂坡下,乍认凝妆。
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误他几度寻芳。
问谁倚、高楼玉笛,把碎霞、吹满水云乡。
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
解明珰。正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
绀唾弹冰,绛潮拥月,等闲偷泄春光。
有多少、姹红犹冷,借琼枝、擎出返魂香。
天上梨花,江南桃叶,尽意端相。
还似貂裘走马,向胭脂坡下,乍认凝妆。
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误他几度寻芳。
问谁倚、高楼玉笛,把碎霞、吹满水云乡。
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
这首《一萼红·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醉态湘妃、梨花桃叶、月下美景与人间情感交织的画面。词人通过“解明珰”这一动作,暗示了主人公的轻盈身姿和微妙心境。湘妃倚醉,换上绿色罗裳,其姿态既娇媚又神秘,仿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春光。
接下来,词人运用“绀唾弹冰”、“绛潮拥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月色下的朦胧美,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情感的波动。姹紫嫣红的花朵虽冷,但借琼枝之手,仍能散发出“返魂香”,象征着生命的气息和情感的复苏。
词中的“天上梨花,江南桃叶”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暗指了主人公的清雅与娇艳。随后,“貂裘走马”与“凝妆”描绘了一幕华丽而短暂的邂逅,蜡泪与杜鹃的意象则增添了哀婉之情,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最后,词人以“高楼玉笛”和“碎霞吹满水云乡”营造出空灵的意境,似乎在询问谁在远方吹奏,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涟漪。结尾处“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则寓言了岁月流转,时光如梭,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情感基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了对生活、情感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