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黎崱所作的《重九怀彰宪侯》。诗中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首联“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诗人感叹自己长时间没有登山临水,赋诗抒怀,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那满枝的菊花。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常常被用来寄托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颔联“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诗人回忆起与故友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们或许曾在马上哭泣,或许是共同举杯畅饮,但那些细节已经模糊不清。这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
颈联“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诗人意识到岁月不饶人,双鬓已渐斑白,青春不再,因此要珍惜当下,把握时机,享受生活。这里的“一樽”指酒杯,象征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尾联“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变化,蜜蜂和蝴蝶忙碌地采蜜,似乎知道春天的到来,而明月秋风则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好付谁”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似乎在说这些美好的事物,现在却无人共享。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何必规摹,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
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狂来白眼休惊。
算若个、堪当一瞬青。
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
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
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
忆年时,长桥畔、水微波。正邀他、同赏新荷。
彩舟银烛词成,先付雪儿歌。
缠头锦、醉中亲与,十丈红罗。
欢呼不觉夜深,影动星河。
怪今宵、风兼雪,人不见,恨如何。待题诗、手冷时呵。
凤笺仍捲,自将金鸭暖衾窝。
小楼深巷,应相念、皱损双蛾。
常拟策蹇再寻,奈不肯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