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
沙幕雾深鸣□雁,草枯犹未及重阳。
狐裘尚冷搜红髓,絺葛那堪卧□霜。
邹曾不行文墨少,移枫徒哭说西王。
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
沙幕雾深鸣□雁,草枯犹未及重阳。
狐裘尚冷搜红髓,絺葛那堪卧□霜。
邹曾不行文墨少,移枫徒哭说西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戍守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士们的艰辛。开篇“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两句,勾勒出了边塞的地理环境和军事设施的建设,表现了军队在边疆地区的坚守。
接下来的“沙幕雾深鸣□雁,草枯犹未及重阳”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沙漠中的雁鸣声在迷雾中显得尤为凄凉,而草木尚未恢复生机,反映了边塞地区的严酷气候和生活的艰辛。
“狐裘尚冷搜红髓,絺葛那堪卧□霜”两句则聚焦于士兵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着狐皮衣衫抵御寒冷,却仍感受着严冬的侵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边塞军人的不易。
最后,“邹曾不行文墨少,移枫徒哭说西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与无奈。这里的“邹曾”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邹衍和曾参,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但在这首诗中,却因为战争和边塞生活的艰辛而无法施展才华,文墨稀少,反映了战乱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军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与不易,以及对和平时期文化繁荣的无限眷恋。
满路尘嚣不耐愁,眠牛冈上自清秋。
霜高木叶流丹冷,宜为黄花一举瓯。
荒园老墙百堵破,北邻刘子南邻贺。
今朝两望不相过,端怯衡阳芒屩涴。
吾庖无鱼未必饿,晏饭糠覈烦脾磨。
吾床何容凡物坐,书为睡媒即床卧。
彼子刘子何所作,方学商声哦楚些,细君戛琴与之和。
相忘之乐在江湖,最灵者人情不无。
此日可惜难再图,秋风西来莫挽吾。
后日相思几千里,书不尽言徒耗纸。
露草蔓前庭,微虫思明月。
宵分耿不寐,怀我友生别。
舟师望箕宿,缀幔须明发。
蠲首托归风,安知川路阔。
夫君青云士,行奉紫宸谒。
一鹗抉尘笼,骞轩应霜节。
仰追鸾鹤驾,肯顾狐兔穴。
越客寓荒城,卑栖慕鸠拙。
衰迟积尪弊,未死人事缺。
懒制一缄书,寄声彼朝列。
方今百废举,衮职补何阙。
每自幸馀龄,江湖傲华发。
躬耕固难强,五斗代薇蕨。
摩腹溯南薰,苍生解烦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