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一缕遥,回环限夷夏。
并河来九龙,中霄降万马。
帝留待圣人,气独钟天下。
林光不受秋,松柏皆潇洒。
太行一缕遥,回环限夷夏。
并河来九龙,中霄降万马。
帝留待圣人,气独钟天下。
林光不受秋,松柏皆潇洒。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帝王陵寝的崇敬之情。首句“太行一缕遥,回环限夷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太行山脉蜿蜒起伏的轮廓,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不同的地域分隔开来。接着,“并河来九龙,中霄降万马”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河流与山脉的壮美景象,仿佛九条龙在空中盘旋,万马奔腾,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帝留待圣人,气独钟天下”则转向对帝王陵寝的赞美,暗示这些陵寝不仅是帝王的安息之地,更是凝聚着帝王之气,影响着天下的象征。最后,“林光不受秋,松柏皆潇洒”以秋天为背景,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之美,即使在秋风萧瑟之时,林间的光芒依旧明亮,松柏依然挺拔潇洒,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睥睨烟霞,笑人世、红尘如涨。
都一手、移来妙喜,维摩何恙。
褊性只宜栖物外,微名何必居人上。
最移情、邂逅老东阿,新词饷。花共鸟、纷摇漾。
皮与陆、堪酬唱。况胡姬肆近,老春初酿。
休畅肯教稀步屧,沉酣未便需筇杖。
莫轻辜、几叠好云山,朝昏状。
玉光阁上,凭阑处、下有蜿蜒神物。
窈窕洞天烟雾里,深锁千岩万壁。
鸟埭云间,龙渊石峭,虬峡涛翻雪。
山人占断,江左地灵人杰。
凌虚台倚清冥,碧树沧洲,高兴时时发。
极目斜阳飞鸟外,杳雾断霞明灭。
缥缈亭边,回阳洞口,长笑披玄发。
玉梁倒影,古潭冷浸秋月。
宝墨楼前,赐麟堂上,一别三年。
喜学有师承,文章丕变,士多矜式,礼义相先。
振起儒风,激昂晚进,洙泗门墙得正传。
共道是,有苏公条教,白日青天。蹇予谢政归田。
正欲访、匡庐五老烟。
奈白鹿洞中,难留地主,紫薇花下,忽送神仙。
便省东齐,旧游西晋,一点文星入紫躔。
重分守,记华堂丹桂,绿酒歌筵。
晓雾空鲙,两峰暗,灌丛烟涨。
伤暮景,我心惴惴,忧以恙。
老泪偷弹红袖侧,故人自在青霄上。
记当年残腊一杯羹,殷勤饷。慈仁寺,青衫漾。
兴诚院,瑶华唱。有栾州肥鲫,易州清酿。
门对西山教柱笏,人辞东观惟留杖。
愧孤臣编选本无长,恭陈状。
谁踞词坛,天下健者,独有董公。
曾北上燕台,东游越峤,南寻隋苑,西问秦宫。
慷慨悲歌,滑稽笑骂,左把刀钩右酒钟。
挥毫罢,令雪儿起舞,唱彻回风。君才十倍吴蒙。
更林下夫人兴致同。
看绿绮低弹,风吹鬓影,青蛾淡扫,月上眉峰。
放棹探梅,拥炉煨芋,乐事相于闺阁中。
还索取,将红桥锦字,好配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