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野鸭太颠狂,乱入荷塘逐藕香。
莫讶无情任来去,花深原有紫鸳鸯。
江头野鸭太颠狂,乱入荷塘逐藕香。
莫讶无情任来去,花深原有紫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野鸭与荷塘景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首句“江头野鸭太颠狂”,以“颠狂”二字形象地刻画出野鸭在江边的活泼与自由,它们不受拘束,尽情嬉戏于水边,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命力。
次句“乱入荷塘逐藕香”,将视线转向荷塘,野鸭们追逐着荷塘中散发的藕香,仿佛被香气吸引,随意穿梭其间,营造了一种和谐共处的自然美景。
后两句“莫讶无情任来去,花深原有紫鸳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主题。诗人通过“莫讶”二字,表达了对野鸭行为的不惊讶,反而是对其自在生活的赞赏。同时,诗人巧妙地将野鸭与紫鸳鸯相提并论,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和谐的关系,无论是野鸭的“颠狂”,还是紫鸳鸯的“深情”,都在各自的领域内自由自在,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美妙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野鸭与荷塘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仆本金华人,少小亲耒耜。
三十始读书,一命期强仕。
褊性命疏狂,怪辞来哆侈。
一年复一年,世事难料理。
面垢鼻无纹,短发披两耳。
瓠落在江湖,饥寒忍将死。
寄谢旅中儿,无劳问历履。
閒来泽畔吟,顾影还自喜。
夜深魍魉啼,遥拜相依倚。
蹑电树两幢,促我不能止。
驾之骖白螭,群从来何愧。
下视尘寰中,茫茫若蝼蚁。
响惊飙、越甲动边声,烽火彻甘泉。
有六韬奇策,七擒将略,欲画淩烟。
一枕瞢腾短梦,梦醒却欣然。
万里安西道,坐啸清边。
策马冻云阴里,谱胡笳一曲,悽断哀弦。
看居庸关外,依旧草连天。
更回首、淡烟乔木,问神州、今日是何年。
还堪慰、男儿四十,不算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