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
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
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
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
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
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
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
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通往茅山的道路上,心中挂念着抱病的友人徐公子,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道家生活的向往。首联“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以自然景色起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世界。接着,“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淡泊,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桃水、兰亭都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这里借以表达对友情和文化传统的怀念。最后,“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一句,不仅展现了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心,也暗含了对道家养生之道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