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曾趋凤沼东,秋风飘忽散飞鸿。
路歧九折心仍在,云雨千秋事不同。
数出自应怜薄宦,久游何意遽成翁。
将军日送关门喜,计画谁收幕府功。
彩笔曾趋凤沼东,秋风飘忽散飞鸿。
路歧九折心仍在,云雨千秋事不同。
数出自应怜薄宦,久游何意遽成翁。
将军日送关门喜,计画谁收幕府功。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答张助甫塞上寄怀(其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首句“彩笔曾趋凤沼东”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才华横溢,曾在朝廷任职的情景,暗示着过去的辉煌。次句“秋风飘忽散飞鸿”以秋风中的鸿雁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路歧九折心仍在”表达出诗人尽管仕途坎坷,但内心坚定,仍然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云雨千秋事不同”则寓言世事变迁,人事如云雨般难以预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数出自应怜薄宦”流露出对自己官微职卑的自嘲,但也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久游何意遽成翁”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已不再年轻,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将军日送关门喜,计画谁收幕府功”以将军的形象,暗指友人张助甫在边关的军事成就,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对幕府功绩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身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