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叔孙通》
《叔孙通》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弟子从来学未纯,异时得失亦频频。

一官所买知多少,便议先生作圣人。

(0)
注释
弟子:指学生或者门徒。
从来:自始至终。
学:学习。
未纯:不完全熟练或精通。
异时:未来的时候。
得失:获得与失去。
亦:也。
频频:经常,频繁。
一官:一个官职。
所买:所得到的(财富)。
知多少:有多少,不清楚。
便:就。
议:议论,评价。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作:作为。
圣人:道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翻译
弟子一直以来学习都不够纯熟
将来取得的成就和失去的也会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弟子学习态度和效果的一种担忧。诗中的"弟子从来学未纯",反映出弟子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所不足,可能存在着懈怠或浅尝辄止的情况。紧接着的"异时得失亦频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不仅是偶尔为之,更是经常出现。

诗人在后两句中通过对比,将弟子的学习态度与官员购物时的精明做比较,指出弟子对于知识的获取远不如买官者对于金钱的计算那样精准。这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透露出对于弟子不能全心投入学习的失望。

最后两句"一官所买知多少,便议先生作圣人"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官员通过购买手段获取职位,而人们却往往将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与学问相提并论,甚至将那些没有真正学问的人也誉为“圣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术和品德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弟子学习态度的批评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教育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于知识与道德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桂枝香.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

新凉时节。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

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

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曾倚艇、春江烟阔。

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

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

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0)

钗头凤.题司属云《五秀野居诗集》后

庭初口。春还冷。绿纱窗浮光浮镜。莺声脆。花阴碎。

四围山色,一尊酒对。醉。醉。醉。香催阵。苔添印。

素心人到南村近。诗篇丽。词章绮。

长卿游倦,著书成未。秘。秘。秘。

(0)

金明池.题周栎园画册

匝地青山,掀天碧浪,总为栎园飞舞。

风日淡、画船锦缆,又疏雨、薄云夹路。

展奚囊、检点烟霞,相期待、红叶黄花未暮。

更鸿雁霜高,葭苇露冷,事事画图堪妒。

翻笑当年都是误。纵梓泽平泉,怎能千古。

天台好、半幅携来,蜀道难、一肩担过。

尽流传、沧桑无数。只云山形影,烟波风度。

任玉勒珠缨,麟符虎节,不向此中回步。

(0)

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0)

有怀·其二

醉罢见明月,照我还照君。

如何君不见,只见天边云。

(0)

马湘兰挽歌词·其五

明珠缀在凤头鞋,白壁雕成燕子钗。

换得秣陵山十亩,香名不与骨俱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