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
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
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静谧的晚春景象。开篇“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两句,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东阁"指的是东边的楼阁,这里静悄悄的,连鸟鸣都显得格外清晰和哀伤,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愁绪。
接着“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夔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它们的出现往往象征着吉祥与和谐,这里却是暂时告别,暗示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情感。"昏旦思兼秋"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想到日后更长的分别,心中充满了对将来不确定的忧虑。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末花落、草长的情景。"蕙草"即香草,这里说它长到了围栏之外,显示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状态。而"花枝寄竹幽"则是诗人将花枝托付给幽静的竹子,既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怀。
最后“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境界。"上方"可能指的是远古的仙人或圣贤,这里的"传雅颂"是对他们美德的赞颂。而"七夕让风流"则是在说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情感托付给清风,让它在七夕这一传统的情人节那天随着风飘散,显得既有超凡脱俗之意,也不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晚春时节中的孤独感受、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情操。
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
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
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
池流澹无声,畦蔬蔚葱芊。
高林丽阳景,群山若浮烟。
好鸟应候鸣,新音和且閒。
时与文士俱,消摇农圃春。
理达自知简,情忘可避喧。
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
虫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
怒目祇自躁,奋臂倚枝长。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
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
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
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
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
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