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顾生课稿三首·其一》
《题顾生课稿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增删不惜管城髡,难觅当时旧迹痕。

点石成金惭妙手,与人规矩底堪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的《题顾生课稿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管城髡”比喻笔墨,表达了对文才的珍视和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感慨。

首句“增删不惜管城髡”,运用了“管城髡”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文笔的珍惜和不吝于修改完善的态度。这里的“管城髡”原指古代制笔的工匠,这里借指笔墨,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字创作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次句“难觅当时旧迹痕”,则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产难以寻觅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也是对传统文化逐渐流失的忧虑。

后两句“点石成金惭妙手,与人规矩底堪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点石成金惭妙手”运用了“点石成金”的成语,比喻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珍贵之物,此处暗含诗人对自己文笔的谦逊自省,同时也表达了对高超技艺的敬仰。后一句“与人规矩底堪论”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探讨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足够的规则和标准来评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作品,流露出对文化传承和评价体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笔、传统技艺以及文化传承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忧虑。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句·其三十九

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0)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其一

先生脱尘屣,酉室八十年。

物态日纷纭,此境长湛然。

问道满函丈,孰云无世缘。

茫茫天地间,所乐乃一廛。

燕坐亦何为,柏子炷炉烟。

(0)

次韵少蕴移竹于贾文元园二首·其二

我公经纶手,胡为试盘根。

忠言与嘉绩,有后期臧孙。

胸中五千卷,三岁不窥园。

种德如川增,源深自潺湲。

遽辞承明庐,出备诸侯藩。

仁风被草木,已觉棠阴繁。

此君况手植,伴公读书轩。

未须劳越吟,寓目聊江村。

群豪争吐奇,和诗相劝敦。

愧无峥嵘句,往继火陆浑。

(0)

次韵漕使陈公题莱公祠堂

莱公少年日,逸气生云泉。

定策清东宫,天子为矍然。

奇豪不世出,获一以当千。

亲征功第一,尚记破虏年。

想见和易姿,垂柳春风前。

我公嗣前列,刚特才亦全。

方持使者节,眉宇秀而渊。

高楼独自登,爱公能补天。

高情吊陈迹,妙语吐新篇。

如风行水上,涣然成漪涟。

乃心在王室,何时朝日边。

正坐霖雨手,丰年自留连。

何必羡遗像,公自当济川。

(0)

观画

梦泽正天寒,南峰带秋色。

诗人句不尽,馀意传粉墨。

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

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

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

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

未成真营丘,不俗已高格。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

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

(0)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

丁一卓二,本分钳锤。捏聚放开,作家受用。

灰头土面处,壁立千仞。壁立千仞处,土面灰头。

自然双放双收,到处为祥为瑞。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