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秋江江水长,芙蓉堪集作新裳。
连天草色终归腐,绝壑兰枯不改香。
三窟谁真高一枕,九歌吾欲和东皇。
霜横风急啼鸦晚,笑倚台端柏树苍。
百折秋江江水长,芙蓉堪集作新裳。
连天草色终归腐,绝壑兰枯不改香。
三窟谁真高一枕,九歌吾欲和东皇。
霜横风急啼鸦晚,笑倚台端柏树苍。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百折秋江江水长”,以曲折的江流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漫长,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芙蓉堪集作新裳”一句,以芙蓉花的美丽与新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连天草色终归腐,绝壑兰枯不改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连天的草色最终走向衰败与山谷中兰花的香气永存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短暂、繁华与凋零之间深刻思考。兰花虽处绝壑,却能保持其香气不变,象征着高尚品质的坚守与不渝。
“三窟谁真高一枕,九歌吾欲和东皇”两句,借用了《庄子》中的典故,探讨了隐居与入世的选择,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似乎在思考,真正的高枕无忧是隐居山林还是投身于世俗之中,同时表达了自己想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霜横风急啼鸦晚,笑倚台端柏树苍”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生机的秋景图。霜风急袭,乌鸦哀鸣,但诗人却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倚靠在柏树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乐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
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
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
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
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
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庚辰七月夜十五,清光圆圆烛天宇。
斜明刮露侵窗扉,蛰虫亥豕眼分数。
俄惊蟾蜍入绛津,姮娥霜独含悲辛。
气娇力怯不相敌,四分五分挂半轮。
九分十分明光息,斗牛气乱浑如墨。
望舒镳辔顿金枢,栋倾舟覆迷南北。
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日完其朔不掩望,昌吴融汉惟沧精。
胡为氐羌重译称臣妾,阴灵圆夜遭震慑。
予欲上天护颓魄,无梯难向青冥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