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其三》
《感秋·其三》全文
明 / 梁有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江湖此日复何如,谩向天南赋卜居。

京国念归怀陆橘,乡园行乐想潘舆。

候虫声起灯花落,社燕巢空木叶疏。

一出碧山秋已晚,惭随时哲待公车。

(0)
鉴赏

这首《感秋(其三)》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湖此日复何如”,以江湖比喻广阔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当前世事的关切和思考。接着,“谩向天南赋卜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似乎在天南之地寻求心灵的寄托,却也意识到这不过是徒劳的幻想。

“京国念归怀陆橘,乡园行乐想潘舆”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陆橘和潘舆分别指代家乡的特产和过往的欢乐场景,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候虫声起灯花落,社燕巢空木叶疏”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候虫的鸣叫、灯花的凋零、燕子的离去、树叶的稀疏,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最后,“一出碧山秋已晚,惭随时哲待公车”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晚景,既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又自谦地表示愿意像古代的贤哲一样,等待机会的到来。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流露出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又略带无奈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有誉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猜你喜欢

中秋十一夜剑江舟中

客路秋将半,连宵月渐佳。

星文动双剑,江色映孤槎。

云度箫声远,风生烛影斜。

迢迢此良夜,飞梦绕天涯。

(0)

再寄方司训

酷有登临兴,频随杖履游。

杯浮觉海月,舟泛石湖秋。

苦作笼中鸟,难同水上鸥。

何时重会面,一写别来愁。

(0)

夜宿会亭公馆

古驿当周道,环居多树林。

一番春雨后,千里使星临。

苔晕侵阶长,花香入院深。

灯前看绿绮,何处觅知音。

(0)

暮抵雄县

鼓乐喧阗震耳鸣,远劳车马出郊迎。

平沙堤上留行辙,弱柳风前拂去旌。

添我腰黄诚异数,误人头白是虚名。

从今勘破人间事,好向湖山续旧盟。

(0)

宿州道中遇风有感

向晚风犹急,长途日易昏。

征人寻宿处,驰马望前村。

过陇牛羊下,归林鸟雀喧。

宦游此风景,劳役共谁言。

(0)

吴江道中二首·其一

雨后松陵道,西风吹布袍。

帆飞秋水阔,雁度暮云高。

野店乞残火,行厨进浊醪。

微吟残照里,独坐检离骚。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