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白云堆,石屋架其上。
鸟雀静不喧,半空人语响。
层层白云堆,石屋架其上。
鸟雀静不喧,半空人语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诗人顾咸正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云雾缭绕、石屋耸立的上方岩。首句“层层白云堆”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石屋架其上”则点明了地点,一座座石屋在云海之上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鸟雀静不喧”一句,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上方岩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鸟雀都显得格外安静,没有了平日里的喧闹,只有偶尔传来的“半空人语响”,打破了这份宁静,却又不失和谐。这细微的人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方岩自然景观和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感体验。
满地花如雪。刚转瞬、枝头啼恨,杜鹃声歇。
大好江山人似梦,闹遍南蛮鴂舌。
偏惹得、心逾寒铁。
酒后肯忘朝局改,待相逢、往事从头说。
行行泪,丝丝血。临风侬自伤幽咽。
细思量、玉梅憔悴,更谁堪折。
休道年华今老大,尽踏破、贺兰山缺。
笑挂去、长城圆月。
却怪宵深犹未寐,剔残灯、看取刀头热。
生斯世,同凄绝。
年矢匆匆,早射过、春三夏五。
却疑是、慢亭秋宴,乐声留住。
天上神仙翻舞曲,山中花月谁非主。
羡游鱼、潜听管弦工,跳波去。收酒令,安茶具。
菱镜净,松风度。把生平心事,历从天诉。
歌馆前尘羌笛语,旗亭都画诗人句。
算云台、烟阁尽输公,林泉趣。
瞬将花甲,到而今、旧梦那堪回忆。
去日苦多来日少,竟把韶华抛弃。
辛味都尝,丁年早过,老尚谋生计。
期颐纵享,劳劳惟问何趣。
只道文字招魔,聪明妨命,蹭蹬归天意。
不信无才如我辈,造物也还相忌。
世尽言愁,仆原抱恨,难禁悲中涕。
疮痍满目,时艰谈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