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夜闻落木,雨歇窗如新。
披衣有忙事,檐前看归云。
初阳上林端,鸦背明纷纷。
我亦迫经课,日计在一晨。
再烧结愿香,稍洗三生勤。
群公持世故,白发到幽人。
幸不识奇字,门绝车马尘。
谁能共此窗,竹影可与分。
竟夜闻落木,雨歇窗如新。
披衣有忙事,檐前看归云。
初阳上林端,鸦背明纷纷。
我亦迫经课,日计在一晨。
再烧结愿香,稍洗三生勤。
群公持世故,白发到幽人。
幸不识奇字,门绝车马尘。
谁能共此窗,竹影可与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早起》,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所见所感。首句“竟夜闻落木”写诗人一夜未眠,听到窗外落叶声,雨后空气清新。“披衣有忙事,檐前看归云”表现诗人忙碌中仍不忘欣赏自然,抬头望见归巢的乌鸦和初升的阳光。“初阳上林端,鸦背明纷纷”进一步描绘了明亮的秋景,暗示时间已至早晨。
诗人感叹自己也有日常事务要处理,“我亦迫经课,日计在一晨”,表明他对时间的珍惜。接下来,“再烧结愿香,稍洗三生勤”表达了对修行的虔诚,希望通过努力洗涤过去世的劳累。在对比中,诗人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群公持世故,白发到幽人”,他庆幸自己不涉世事,门前少有车马喧嚣。
最后两句“谁能共此窗,竹影可与分”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宁静的心境,只有竹影相伴,显得格外清寂。整首诗通过早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蜀江昨夜雨初歇,两岸青山净如拭。
疏柯历历间青红,古渡何人相向立。
扁舟咿哑过江来,酒家犹掩门未开。
数声鸡犬知谁处,浩渺东流不复回。
万竿修竹鸣苍玉,怪石巉岩倚茅屋。
惊涛震荡战马奔,不动山翁卧深谷。
江山尽属掌中看,画图莫作寻常观。
成都要叔留妙笔,一缣秀色若可餐。
堪叹宣和藏匪固,杜鹃啼断天津路。
何知散落向人间,犹藉清容加袭护。
吾侬幸尔相遭逢,谁数当年有项容?
临窗展对未能已,祇觉飒飒来松风。
吾闻列山之儒骑鹤飞,明月为佩霓为衣。
又闻化鹤丁令威,七十甲子今始归。
先生扁舟载飞鹤,五湖七泽将安之。
江湖旧游波渺渺,床头金尽故人少。
犹能为客典春衣,酒边豪气天地小。
名贤歌颂题满轴,披图亦自不碌碌。
黄金白璧分与人,惟有便便五经腹。
朅来访我坐毡冷,岸帻扶筇微酩酊。
开樽促席意气倾,剪烛商诗寒夜永。
星星斑鬓今如此,清谈自是青云士。
试问烟波载皓衣,何如一舸携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