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如我心,洒落双眸豁。
地高人寰表,天阔诸峰落。
抚境兴已高,何必求庐霍。
暮雨韬天光,朝旭开云幕。
而我以一观,何用不寥廓。
对之已忘言,得意本无作。
清凉如我心,洒落双眸豁。
地高人寰表,天阔诸峰落。
抚境兴已高,何必求庐霍。
暮雨韬天光,朝旭开云幕。
而我以一观,何用不寥廓。
对之已忘言,得意本无作。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雨中赴杨鸥溪饮清凉山题石壁》。诗人以清凉为引,描绘了自己在雨中游历清凉山的场景,心境如同山水般清澈。他感到自己站在天地之间,眼界开阔,周围峰峦如画。尽管身处自然之中,诗人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广阔的心境。雨后的天光被暮色掩盖,但朝阳又带来新的希望,诗人以这样的视角观照万物,内心感到无比的旷达。最后,他以"而我以一观,何用不寥廓"表达出无需言语形容,只需心领神会的意境,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湛若水的山水情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郎中画菊真是菊,蒙泉蒲萄太常竹。
一时能事并驰声,岂直文章难继续。
狂挥急扫皆称意,不特品高机亦熟。
西涯坐间生色障,一见当时已心服。
不知何日到君家,净洗朱铅斗清淑。
疏篁古木交映带,深浅生枯俱入态。
欹风一枝惊欲折,倚竹数丛如有待。
飞鸾坠羽时自压,老蛟蜕骨令人骇。
张颠草圣久寂寞,何意兹晨忽倾盖。
郎中郎中今有无,后来尚远眼中疏。
柔肌脆骨争媚妩,不然蔓草纷黄垆。
颓波一去谁与返,把卷抚玩增长吁。
君不见近时淮海上,亦有菊花一派往往传京都。
矫矫双凫塞陇分,武夷残雪半春云。
玉洞只愁仙隐去,洛阳花下不逢君。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
走马频看上苑花,回鞭几折青门柳。
青门曈曈鱼钥开,乳燕游丝相逐来。
柳下雕鞍留别袂,花间酒盏覆苍苔。
浮云去去辞城阙,芳草连天那可歇。
野店春风听早莺,关河晓树悬新月。
千里淮流双画桡,广陵驿前逢暮潮。
落日帆归扬子渡,青山家对伯通桥。
吾家流水元非隔,宛转胥台通巷陌。
草长难寻仲蔚居,林深不见陶潜宅。
清溪屋下可垂纶,复有莼羹足献亲。
君归倘食冰丝鲙,为念羁栖塞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