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新亭雨。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
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
幸点笔、歌裁金缕。
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
山影缺,乱红补。呼童洗砚波凝雾。
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
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
尽快意、星初月午。
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
浮大白,为君舞。
泪洒新亭雨。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
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
幸点笔、歌裁金缕。
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
山影缺,乱红补。呼童洗砚波凝雾。
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
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
尽快意、星初月午。
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
浮大白,为君舞。
这首《金缕曲》以陈竹珊的画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词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
词的开篇“泪洒新亭雨”,以雨滴象征情感的倾泻,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将愁绪寄托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表达了词人对愁绪无所寄托的无奈与迷茫。接下来的“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厌倦。
“幸点笔、歌裁金缕。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几句,展现了词人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情感,用音乐和诗歌来慰藉心灵。笛声悠扬,仿佛能醉倒宾客,鹦鹉的喃喃细语,更是情感的细腻流露。
“山影缺,乱红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影的缺失被落花填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的缺憾与弥补的思考。随后,“呼童洗砚波凝雾。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通过洗砚、危桥、清泉、白石、游鱼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表达了词人在寻求释放内心痛苦的过程中,又担心歌声过于沉重,影响了内心的平静。接下来,“尽快意、星初月午。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通过星月、晓风、杨柳等意象,展现了词人试图在自然中寻找安慰,但最终仍难以摆脱劳顿与忧愁。
最后,“浮大白,为君舞”,以饮酒和舞蹈结束,既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放,也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的体现。词人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暂时忘却烦恼,享受片刻的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金缕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与快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