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术莫论疏,荆卿一何愚。
生劫万乘主,此事大难图。
惟彼虎狼秦,变诈实多虞。
诳楚绝齐交,终不致商于。
焉能反侵地,信义申匹夫。
急剸嬴政胸,群愤亦少舒。
如何披督亢,犹事久踟蹰。
嗟哉报丹心,空与日月俱。
剑术莫论疏,荆卿一何愚。
生劫万乘主,此事大难图。
惟彼虎狼秦,变诈实多虞。
诳楚绝齐交,终不致商于。
焉能反侵地,信义申匹夫。
急剸嬴政胸,群愤亦少舒。
如何披督亢,犹事久踟蹰。
嗟哉报丹心,空与日月俱。
这首诗《咏史》由清代诗人张弘敏所作,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复杂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
首句“剑术莫论疏,荆卿一何愚”,开篇即以反问形式,对荆轲的剑术和行动提出质疑,暗示了对荆轲行为的不解和批判。接着,“生劫万乘主,此事大难图”进一步强调了刺杀秦王的难度之大,暗含对荆轲选择的无奈和悲哀。
“惟彼虎狼秦,变诈实多虞”一句,将秦王比作凶猛的野兽,揭示了秦王的狡猾和危险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接下来,“诳楚绝齐交,终不致商于”描述了秦王的欺诈行为,不仅欺骗了其他国家,最终也没有实现吞并楚国的目标,展现了秦王策略的失败。
“焉能反侵地,信义申匹夫”则表达了对荆轲行为的肯定,认为即使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但坚持个人的信义是值得赞扬的。接着,“急剸嬴政胸,群愤亦少舒”表达了对荆轲刺杀秦王的渴望,以及这种行为能够暂时缓解民众的愤怒之情。
最后,“如何披督亢,犹事久踟蹰”一句,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荆轲为何迟迟未行动的困惑,暗示了荆轲内心的挣扎和犹豫。而“嗟哉报丹心,空与日月俱”则以感叹收尾,表达了对荆轲忠诚之心的敬佩,同时对其未能实现目标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行为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正义、忠诚与无奈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