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鬣红翘金蹠低。藕花多处一汀迷。
谁怜比翼琴台瓦,枉织双丝锦字机。
银埒远,玉塘稀。天长海阔几时归。
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
翠鬣红翘金蹠低。藕花多处一汀迷。
谁怜比翼琴台瓦,枉织双丝锦字机。
银埒远,玉塘稀。天长海阔几时归。
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鹧鸪天·其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致,以鸳鸯为题材,寄寓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首句“翠鬣红翘金蹠低”,形象地刻画了鸳鸯的外形特征,羽毛鲜艳,脚爪金黄,动态优美。"藕花多处一汀迷",则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荷花盛开的季节,鸳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和谐。
接下来,“谁怜比翼琴台瓦,枉织双丝锦字机”两句,通过鸳鸯的比翼齐飞和织锦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无奈。"琴台瓦"和"锦字机"都是象征着夫妻恩爱的意象,而此刻却只能徒增思念之情。
后半部分,“银埒远,玉塘稀”描绘了空间的辽阔,暗示了主人公与心上人距离遥远,难以相聚。“天长海阔几时归”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最后两句“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揭示了主人公深陷相思之苦,即使面临生死,也难以解脱,情感悲凉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鸳鸯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自拔的相思之情。
虎山鸠峰两岞崿,西金亭亭宛如凿。
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
当年何人送桧栽,栽向庭前小芸阁。
时时兄弟坐两偏,偏袒吟哦双露脚。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
庭中老桧参天长,昔拱今来十围弱。
古苔驳落文章隐,苍玉拳奇根节错。
半空时战风雨声,平地恐作蛟龙跃。
万牛回首亦不动,遮莫千秋卧云壑。
木强取柱柔取束,社栎自全终自怍。
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
何如种树还种德,德树同荣扫寥廓。
为君封殖表双高,他日山人过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