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回亲旧集,虎穴问穹庐。
半夜枥喧马,高秋盘进鱼。
真成聚东井,谁复话南徐。
底事桃源客,新来书也疏。
使回亲旧集,虎穴问穹庐。
半夜枥喧马,高秋盘进鱼。
真成聚东井,谁复话南徐。
底事桃源客,新来书也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适在友人聚会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句“使回亲旧集”,点明了聚会的背景,即使者归来,亲朋好友聚集一堂。接着,“虎穴问穹庐”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聚会的地点比作藏龙卧虎的山洞和辽阔的草原,暗示了聚会的场所可能是在一处隐秘而富有生机的地方,同时也预示着聚会中将有不凡的人物出现。
“半夜枥喧马,高秋盘进鱼”两句,通过时间(半夜)和季节(高秋)的描述,以及对马蹄声和盘中鱼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深夜的马蹄声与秋日的鱼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聚会的欢腾气氛,又暗含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真成聚东井,谁复话南徐”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主题。东井和南徐都是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比喻聚会中的众人,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聚会的短暂和易逝,如同东井之水终将流尽,南徐之景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最后,“底事桃源客,新来书也疏”两句,以桃源客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桃源,本是陶渊明笔下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此处借指远离尘嚣的朋友。诗句中“新来书也疏”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信减少的遗憾,反映出友情在时空距离面前的脆弱和不易维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温馨,以及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
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
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
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
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
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入。
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
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
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
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
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
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赠孙从之》【宋·赵蕃】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入。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https://shici.929r.com/shici/XRJ9SwdF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