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随身四十年,忙时参得竹箄禅。
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
诗卷随身四十年,忙时参得竹箄禅。
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张孝祥在漫长人生旅程中的心境转变与修行历程。首句“诗卷随身四十年”,描绘了诗人一生与诗歌相伴,将文学作为精神寄托的形象。接下来,“忙时参得竹箄禅”则暗示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在忙碌之余寻求心灵的平静与禅悟,通过竹箄(一种禅具)来深入禅修,寻求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则揭示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选择在湘西的一座寺庙中安度晚年,每日静卧于寺内,观赏着湘江之水拍打天际,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繁忙到平静,从外在世界到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以及在晚年寻求心灵归宿的精神追求。
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
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
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
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
春山如春草,春来无不好。
况是香炉峰,百叠屏风围五老。
嘤嘤历历谷鸟哀,朱朱粉粉山花开。
芙蓉削出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
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明日移舟过洞庭,兰花斑竹绕沙汀。
摩挲老子双愁眼,细看君山一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