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
《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纷纷世上如落花,东风即入西邻家,要亦馀事吾何嗟。

斯人故国之乔木,枝叶胡然亦流落。

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

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

君不见人间秦汉鼎彝铭与颂,子子孙孙永宝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zhòngsuǒcángzhōushìqúngōngshūtiē
sòng / chénliáng

fēnfēnshìshàngluòhuādōngfēngdōnglínjiā

yàoshìjiē
rénguózhīqiáo

zhīránliúluò
shēngwǎnjiǎngwénshú

jiànduòlèirěn
láidàogōngmíngshàng

chuánshìcéngyuánzhòng
jūnjiànrénjiānqínhàn

sūnsūnyǒngbǎoyòng

鉴赏

这首宋诗《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由陈傅良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纷纷世上如落花”以落花比喻世事的纷繁和短暂,暗示了人生的脆弱。次句“东风即入西邻家”进一步描绘了人事更迭,东风喻指时间流逝,西邻家象征他人境遇。诗人认为自己的遭遇比起他人,不过是小事,“要亦馀事吾何嗟”,表现出淡泊的心态。

“斯人故国之乔木”将自己比作古树,寓意深厚的学识和品德,然而“枝叶胡然亦流落”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对新知识的追求已难以深入,“见欲堕泪那忍读”,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伤。

接下来,诗人引申到历史长河中,道德和功名虽重要,但并非凭借物质就能流传,“传世不曾缘物重”。他举例说,秦汉时期的鼎彝铭文和颂歌,虽然物质易逝,但其精神和文化价值却被后世珍视和传承。

最后两句“君不见人间秦汉鼎彝铭与颂,子子孙孙永宝用”再次强调了道德和文化的持久力量,即使物质易朽,高尚的精神和知识却能世代相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陈傅良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上巳日凯宴成功诸将士·其七

拔达山人献馘归,三军饮至蔼晴晖。

劳心幸我纾宵旰,公道凭伊论是非。

紫绮朱提颁渥泽,前歌后舞迓鸿禨。

欢来忆不同来者,劳爵手持泪暗挥。

(0)

北远山村·其四

青蒲白芷碧溪湾,入影新螺过雨山。

有喜近臣许知得,那知喜在稻田间。

(0)

千尺雪四首·其三

适看阴岭还馀雪,复有消成水几湾。

绿柳红桃春物鬯,无穷景荅片时閒。

(0)

少林寺叠旧作韵

山深春似秋,得地万松头。

自谓无佛分,其如与我投。

五言促成句,一晌适清游。

策骑往云净,钟声下界流。

(0)

独乐寺小憩

庵罗晓日憩祇园,绎思标题漫㩁论。

究与金仙不同道,子舆氏昔有名言。

(0)

戏成四友图各题以句·其四兰

气味出尘凡,丰姿自高格。

把臂君子林,宁当厌生客。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