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罗晓日憩祇园,绎思标题漫㩁论。
究与金仙不同道,子舆氏昔有名言。
庵罗晓日憩祇园,绎思标题漫㩁论。
究与金仙不同道,子舆氏昔有名言。
此诗描绘了清晨在庵罗寺小憩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句“庵罗晓日憩祇园”,描绘了清晨阳光初照,诗人于庵罗寺中静坐休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次句“绎思标题漫㩁论”,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思绪万千,试图通过思考来理解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但又觉得这些思考显得有些空泛和无力。
接着,“究与金仙不同道”一句,诗人将自己与传说中的“金仙”(佛教中的神佛)进行对比,暗示自己追求的并非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是更贴近人间、世俗的生活态度。最后,“子舆氏昔有名言”引用了先贤子舆的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借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
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郭。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
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
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
故人欢接。
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
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
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
离觞愁怯。
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
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
水连山接。
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
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
问愁谁怯。
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