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好步青苔,蝉声且莫催。
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
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
始好步青苔,蝉声且莫催。
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
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沉醉。开篇“始好步青苔”,意指初次踏足于绿色如茵的苔地,表现出一种新鲜感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而“蝉声且莫催”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被蝉鸣的声音所打扰,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自然之美。
接着,“辛勤来到此”,表达了行者不辞劳苦到达这个地方的决心和努力。而“容易便言回”,则显示出一种对山中生活的满足和放松,不急于归去的态度。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远处的水面尚未映照着明月,而四周的云朵正在缓缓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氛围。
最后,“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更能忍受遇见同行之人,并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交换对天台的赞叹。这里的“天台”可能指的是一处高处,可以远眺四周景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或精神状态,即在自然中达到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对生命旅途的深刻体验。
城古似盘盂,荣分刺史符。
夏新看藕叶,夜久见蠙珠。
吏过朱方接,山从邵伯无。
文游遗迹在,民俗易相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