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落红衣玉露秋,萧萧鹤发映中流。
若非太华峰头种,那得乘风稳似舟。
莲落红衣玉露秋,萧萧鹤发映中流。
若非太华峰头种,那得乘风稳似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莲叶与小舟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莲落红衣玉露秋”,以“红衣”形容莲叶,既形象又富有色彩感,仿佛在秋天的晨光中,一片片莲叶如同穿着红色衣裳的少女,静静地躺在碧绿的池塘上,沾染着晶莹的露珠,展现出一种清丽脱俗之美。这里的“红衣”不仅指颜色,也暗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与“玉露秋”形成鲜明对比,秋日的凉意与露珠的清冷,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深邃。
次句“萧萧鹤发映中流”,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小舟上的老人,以“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既表现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老人的智慧与沉稳。在“中流”的背景下,老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仿佛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见证者,与自然和谐共存。这里的“中流”不仅指物理位置,更象征着人生的中年阶段,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后两句“若非太华峰头种,那得乘风稳似舟”,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老人生活状态的赞美。这里“太华峰头种”可能是一种隐喻,指的是老人的生活方式或精神追求,如同在高山上种植的植物,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生长。而“乘风稳似舟”则描绘了老人在生活的波涛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就像小舟在风浪中平稳航行一样。这不仅是对老人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颂扬,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和与坚定,就能像小舟一样稳稳地航行于生活的海洋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叶与小舟的描绘,以及对老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保持内心平静与坚定的重要性。
大江汇海何冥濛,水势欲挈狼山东。
谁与中流作砥柱,坐抚琴鹤临蛟宫。
崇川政绩垂千载,循吏仙吏无与同。
忆昔下车吾暨阳,瀛澥荡潏戎披猖。
海艘驶绝众骇走,公独静镇严其防。
诘奸除暴葺土疆,口碑啧啧传道旁。
苍波茫茫月轮曙,海邦竹马迎公去。
儿童争识郭细侯,父老还歌廉叔度。
卅年宦辙江东遍,劲节清标见真面。
绿树千山闻杜鹃,西泠回首花如霰。
一幅苍官黝色新,秋烟秋雨忆鲈莼。
即今莫便思归老,沧海横流要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