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槐树绿阴阴,静听玄蝉尽日吟。
枕簟虚凉清梦境,了无俗物动禅心。
庭前槐树绿阴阴,静听玄蝉尽日吟。
枕簟虚凉清梦境,了无俗物动禅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在庭院前的槐树下,绿荫如盖,诗人静静地聆听着蝉鸣声,仿佛能将时间凝固。夜晚枕上之时,心境清凉,如同进入了一个清净的梦境。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对禅意静修的追求。
槐树绿阴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外在环境,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安定。而“静听玄蝉尽日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细致感受,以及时间流逝时的从容态度。
“枕簟虚凉清梦境,了无俗物动禅心”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枕簟”,即枕上之意,暗示了一种放松与休憩的状态。而“了无俗物动禅心”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物欲的超然,以及对禅定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清新脱俗,与世隔绝,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超然物外的心灵宁静。
捉搦歌,垂手舞。行乐未须误。
冰宇蟾奁,幸只过三五。
生愁后夜栏杆,乱蛩落叶,剩一角、凄烟凉露。
待幽诉。一十二扇灯屏,千山万山阻。
株老红犀,心怯倩谁护。
碧桃倚向东风,还嫌命薄,又曾识、霜花苔苦。
抑遏斯民愁,七年罔或纾。
邻鄙各戒危,忍馁无逃墟。
坐视邱墓乡,子孙成夔魖。
怀刃入万榛,荒乱信何锄?
天心悔残虐,力欲存其馀。
驱置衽席安,似难少踌躇。
太和宣无形,积戾雄荡除。
疮痂虽脱身,元气削已虚。
嗟我久赁舂,颇复思室庐。
在唇既完好,有齿当保储。
海风迢递来,眷我墙根樗。
庶几东门林,得止歌鶢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