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鸦巢树定,春望正漫漫。
月夜地曹静,风郊天仗寒。
万年周社稷,百辟汉衣冠。
深愧书生腐,惟馀一寸丹。
暮鸦巢树定,春望正漫漫。
月夜地曹静,风郊天仗寒。
万年周社稷,百辟汉衣冠。
深愧书生腐,惟馀一寸丹。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斋居.时隶司徒卿(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景象。首句“暮鸦巢树定”,通过暮鸦归巢,暗示了时间已晚,夜晚的寂静。"春望正漫漫"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无尽的思绪,可能寓含着淡淡的孤寂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月夜地曹静,风郊天仗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月光下的大地显得格外寂静,郊外的风带着寒意,仿佛连天子的仪仗都感受到了这份寒气。这里暗喻朝廷的肃穆与冷清。
“万年周社稷,百辟汉衣冠”是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借周朝的长久和汉代的礼仪,寄托对国家兴衰和传统文明的感慨。最后,“深愧书生腐,惟馀一寸丹”表达出诗人的自谦和忠诚,虽然身为书生,感到自身知识陈腐,但仍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希望为国效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对历史和自身的反思,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岁穷候严冱,木石冻欲折。
寒云尽四垂,乾坤清气发。
仙人唾珠玉,琐碎自天落。
神功忽收敛,声光随息绝。
暮夜风怒号,飘泛动几格。
老夫卷书坐,灯焰耿明灭。
炉存火已微,瓶罄酒莫索。
拥衾作龟缩,毛骨冷于铁。
皓色倏浮窗,疑雪复疑月。
推枕晨启扉,金乌已赫赫。
桃符即换岁,椒盘行送臈。
谁其呼滕六,为我作三白。
古来乔木产墓宅,新甫之俦匪凡质。
风梳雨沐三百年,耸壑昂霄过千尺。
孤标屹立独擎天,繁柯偏重常倾日。
苍皮剥落节理坚,挺挺长虬初蜕骨。
我来屡见此崛奇,摩挲老眼增双碧。
吁嗟松槚几迁易,拱者芟夷新者茁。
青青惟此贯四时,物换人非饱更历。
栽培意有天地根,不然守护资神物。
须知硕果不徒存,天佑吾宗当默识。
公侯复始此其符,衮衮人英须辈出。
伟才未许万牛挽,香叶拟留孤凤集。
千秋要与此山存,世世宗盟共封植。
顽云拨不开,阴风挟严威。
大雪止复作,细民已嘘嚱。
人言丰年瑞,可乐胡反悲。
频年岂无雪,雪少寒不知。
谁为禦寒计,茅屋曝晴曦。
今年雪大作,始信贫无衣。
地炉燎湿薪,僵坐缩如龟。
年丰固可乐,一饱远莫期。
但忧今日寒,未虑明年饥。
岂知纨绔子,重裘拥柔肌。
绣阁蔼春风,金帐环蛾眉。
惟恨雪不多,低唱饮羔儿。
且尽一己欢,宁为尔民思。
尔民毋自苦,会有年丰时。
鸡豚燕同社,玉粒香浮炊。
一饱有馀乐,八珍亦奚为。
寄语纨绔子,此意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