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东山绝顶》
《登东山绝顶》全文
明 / 谢如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辟灵源一字开,倦游司马独登台。

三江秋色当轩尽,两粤风烟动地来。

屐齿兴酣凌绝巘,鹖冠愁对酌孤罍。

白云万里思华发,转动江南庾信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如玉在明朝时期登临东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天辟灵源一字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天地开辟之初的神秘与壮阔,暗示了自然界的伟大与人类智慧的渺小。接着,“倦游司马独登台”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作为一位“司马”,或许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此刻选择独自登高,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三江秋色当轩尽,两粤风烟动地来。”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东山景色之美。三江的秋色尽收眼底,两粤的风烟弥漫大地,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

“屐齿兴酣凌绝巘,鹖冠愁对酌孤罍。”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他以兴酣之态,踏着屐齿攀上高山,面对自然的雄伟,内心充满兴奋与豪情;然而,当他戴上鹖冠,面对孤独的酒杯时,又不禁生发出一丝愁绪,这或许是对于人生孤独与短暂的深刻反思。

最后,“白云万里思华发,转动江南庾信哀。”这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白云飘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满头白发,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引用庾信的哀伤,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表达了对生命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谢如玉
朝代:明

谢如玉,字珍庭,号楚璧。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七有传。
猜你喜欢

赠陈督学·其二

使君本天人,间气钟三户。

休哉华国器,蔚为斯文主。

神龙当利见,矫矫翔天宇。

挽彼洞庭波,散为南峤雨。

桃李欣向荣,沛然逢甘澍。

声教讫遐荒,一时变邹鲁。

(0)

遥寿吴静腑先生·其一

四载甘棠蔽海隅,挂冠端为忆莼鲈。

天生一石刘伶酒,帝乞千秋贺鉴湖。

绛帐谁留堂后宴,斑衣共羡府中趋。

钱塘夜夜悬明月,桂树仙人本姓吴。

(0)

怀刘客生都宪

曾诏金商对皂囊,弹琴有客感螳螂。

独持汉约难封吕,不蹑齐平听假王。

旧国鸟啼瑶水月,严关鸡唱刺桐霜。

侧身西望长安远,为寄愁心到夜郎。

(0)

碧玉洞作

飞瀑与云齐,云边倒接溪。

秋声落河汉,日色映虹霓。

石濑晴沙浅,江潮雨岫低。

琴中碧玉调,何似此凄凄。

(0)

宗弟和生过访华伯航叔仝集却怀梁文瓒·其二

乘雨淹觞斝,斜阳霁晚空。

席间惭谢羯,关外忆梁鸿。

笈蒯年华异,交游感慨同。

停云无限意,还寄对床风。

(0)

铜岭怀古

层峦如黛宋名山,芜没荒林客引攀。

异代流连伤死后,当年辜负望生还。

愁来一旅留天下,恨去空名在世间。

凭吊更怀张太史,可胜今古泪痕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