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朗的中秋夜晚,诗人登上高楼,心旷神怡地欣赏着明净的月亮。"圆魄才观思便清"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夜晚,人的思绪也变得澄清起来。"海面乍浮犹隐映"可能指的是远处海平线上升起的月亮,其光芒在波光粼粼中若隐若现。"天心高挂最分明"则形容了月亮悬挂在高空,清晰地照亮夜空。
接下来的两句"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诗人设想着或许会有一位神仙从那片飘渺的云端走出,而这寂静的田野中,似乎也不会有任何妖邪的踪迹。最后两句"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诗人回忆起曾在洞庭湖畔观赏过类似的景致,那时君山只被薄雾笼罩,湖水也刚好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采石多名酒,苔矶水自香。
昔年李太白,于此屡衔觞。
失意长安道,狂歌入楚邦。
云烟挥翰墨,宫锦制衣裳。
醉骨埋青嶂,荒祠带夕阳。
余亦忘机者,翩然辞帝乡。
田园萧水上,井邑葛山旁。
去去随鸥鸟,烟波正渺茫。
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
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
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
雷雷风振谷,凄凄日在房。
高云敛楚岫,曜景游川梁。
微径出丹林,列坐泛金觞。
佳宾未会合,良会安可常。
英曹幸文雅,献酬宁计行。
预恐还吹帽,烦君戒太康。
昊天转时律,大火西南驰。
劲商发群籁,白露降严威。
揽衣起视夜,明月鉴薄帷。
翩翩征雁翔,唧唧寒蛩悲。
红兰委芳采,柏叶亦离披。
乔乔千丈松,孤生泰山隈。
凝霜裂其肤,层冰断其柢。
摧残若倾盖,苍翠终不移。
草木有至性,明哲宜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