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豹啼残麦燕飞,山花伴客送春归。
家园此日无人赏,社雨冥濛掩竹扉。
谢豹啼残麦燕飞,山花伴客送春归。
家园此日无人赏,社雨冥濛掩竹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谢豹啼残麦燕飞”,以“谢豹”啼叫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消逝,而“麦燕飞”则描绘了麦田中燕子忙碌的身影,两相结合,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里的“谢豹”和“燕飞”都是春天的典型意象,通过它们的活动,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信息。
第二句“山花伴客送春归”,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山花在春末夏初之际开放,它们陪伴着旅人,仿佛在为春天的离去送行。这里的“伴客”不仅指山花与人的相伴,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后两句“家园此日无人赏,社雨冥濛掩竹扉”,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却无法回到那个充满生机与温馨的地方。此时,家乡的景色无人欣赏,只有“社雨”(祭祀土地神的雨)在冥濛中洒落,似乎在为诗人的思乡之情添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掩竹扉”更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无法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荔支园园花,寒食日日雨。
先生老多病,颇已疏绿醑。
儿童喜时节,笑语治樽俎。
南烹俱前陈,北果亦草具。
蝤蛑方绝甘,笋蕨未作苦。
先生欲独醒,儿意难多拒。
初心且一杯,三杯亦漫许。
醒时本强饮,醉后忽快举。
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
偶然问儿辈,卒爵是何处。
儿言翁但醉,已忘酒巡数。
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君年甫弱冠,已有俊异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
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
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
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
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
怀哉勿重陈,呼酒且细倾。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